axie手机端

你的位置:axie手机端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

民间故事: 还魂奇案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8:42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康熙年间,河北县有个朱家庄,庄里住着一位朱员外,名唤朱鹏翔。朱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,良田数百亩,牛马成群,家中金银堆满仓。朱家庄方圆十里,大半田地都归朱家所有,庄户人家多半是朱家的佃户。

朱鹏翔虽出身豪门,却无纨绔习气,反倒生得一副菩萨心肠。他年轻时便接手家中三个店铺,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,不到二十岁就已声名远扬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乐善好施,经常出资为当地修桥铺路。遇到灾年,他不仅减免地租,还开办粥棚,为逃难而来的灾民施粥舍饭,在百姓中口碑极好。

这样一个家世显赫、年轻有为的才俊,自然成了许多姑娘梦寐以求的夫婿。父母为他相中了一个官宦人家的千金,那小姐不仅家世显赫,更是貌美如仙。然而朱鹏翔却坚决不从,非要娶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——刘彦彦。

朱鹏翔与刘彦彦自幼相识,可谓青梅竹马。刘家虽贫寒,但彦彦聪颖俊俏,勤劳善良。小时候,朱鹏翔常常从家里偷偷带些糕点果子给彦彦吃;若是有顽童欺负彦彦,他必定挺身而出,哪怕被打得鼻青脸肿也要护她周全。

随着年龄渐长,二人不能再如儿时那般亲密无间,但感情却愈发深厚。他们常常瞒着家人,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相会,互诉衷肠,私定终身。

最终,朱鹏翔不顾父母反对,坚持迎娶了刘彦彦。成亲那日,朱家大摆宴席,虽然朱老爷和朱夫人面上无光,但见儿子心意已决,也只得作罢。

婚后,小两口恩爱有加,如胶似漆。一年后,彦彦为朱家生下一个女儿,取名朱颖。尽管是个女儿,但这是朱家第一个孩子,朱颖自然成了全家人的掌上明珠。

然而好景不长,彦彦生下朱颖后,就再也没有怀孕。这可急坏了朱老爷和朱夫人。朱家万贯家产,若是没有儿子继承,香火岂不是要断了?

一日晚饭后,朱老爷将儿子叫到书房,语重心长地说:“鹏翔啊,彦彦至今未能再孕,我朱家不能无后啊。不如你再纳一房妾室,好歹生个儿子继承家业。”

朱鹏翔坚决摇头:“爹,我既娶了彦彦,就认定她一人。女儿也是我的血脉,与儿子一样可继承家业。”

彦彦得知此事后,也劝丈夫:“鹏翔,爹娘说得在理。朱家不能无后,你就纳个妾吧。”

朱鹏翔握住妻子的手,目光坚定:“彦彦,我早就说过,此生只娶你一人。宁可没有儿子,也绝不会纳妾。”

父母见儿子如此固执,知道再劝也无用,只得作罢。彦彦虽然感激丈夫的深情,但内心总觉愧疚,常常暗自垂泪。

光阴荏苒,转眼十几年过去,朱颖已出落成一个大姑娘,眉目如画,才貌双全。她不仅容貌继承了母亲的俊俏,更兼通晓琴棋书画,诗词歌赋无所不精。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,几乎踏破了朱家门槛。

然而朱鹏翔就这一个女儿,他虽然不重男轻女,但毕竟希望老了身边有儿女相伴。于是他决定为女儿招个上门女婿。

这个消息一传出,来说媒的人更是络绎不绝。能让儿子进了朱府,那简直比中举还强。然而朱颖却一个也看不上,不是她眼高于顶,而是心中早已有了意中人——孟若英。

孟若英是个穷秀才,但老实忠厚,勤奋善良。他与朱颖也是一起长大,青梅竹马,两小无猜。孟若天天资聪颖,酷爱读书,但因家境贫寒,连私塾都上不起。

于是他就天天站在私塾窗外,听先生讲课,听学童背书。因为他专心致志,许多书私塾里的学童还没背熟,他已经烂熟于心了。

一日,先生发现窗外总有个孩子偷听,便出来问道:“孩子,你是不是想读书?”孟若英点点头。先生又问:“为何不来塾中读书?”若英老实回答:“家里穷,交不起学费。”

先生考了他几篇文章,他不仅能倒背如流,还对文章意义有独到见解。先生惜才,便道:“你来读书吧,我不收你学费和书本费,只收伙食费。”

但先生不知道,孟若英连伙食费也交不起。他只得谢绝先生好意:“谢谢先生,我还是在外面听吧。”

朱颖知道后,找到若英说:“你进私塾读书吧,伙食费我来出。” 若英忙摆手:“这怎么行呢?” 朱颖俏皮一笑:“怎么不行?只要你努力读书,考取功名,将来也好娶我啊。” 若英闻言,郑重答应:“好,我一定会加倍努力,不让你失望。”

孟若英果然没有辜负朱颖的期望,十五岁就考中秀才,因为成绩优异,成了公费廪生。但朱颖依然资助他伙食费,希望他能专心读书。

如今朱鹏翔要为女儿招上门女婿,朱颖对父亲说,她想招孟若英为婿。朱鹏翔了解孟若英的家境后,坚决不同意。

“一个穷秀才,书呆子,招他做上门女婿能干啥?手不能提,肩不能挑,能管理得了朱家的田地还是店铺?再说,能不能考上举人还难说,即便考上了,朝廷没有关系,家里又没有银子,靠什么做官?”朱鹏翔对女儿说。

朱颖泪眼婆娑:“爹,若英勤奋好学,将来必定有出息。我们两情相悦,求您成全。”

但朱鹏翔在重大事情上从来不会听女儿的:“想让一个穷秀才做上门女婿,门都没有!”

朱颖无奈,只得暗中垂泪。

不久,有个媒人急匆匆跑来对朱鹏翔说:“员外啊,这回给朱颖找了个好女婿。虽然不是富豪大户,但至少也是个中等偏上人家。家里有六十亩良田,镇上还有六间店铺。家里有三个儿子,愿意当上门女婿的是老三马有富。马有富也是一表人才,他说早就喜欢上了朱颖,只是哥哥还没娶妻,他没敢给父母说……”

朱鹏翔斟酌后,觉得这门亲事可以考虑。接下来,马有富的父亲亲自来到朱家,说愿意让三儿子做朱家的上门女婿,还会带部分“嫁妆”。朱鹏翔考虑再三,感觉马有富比较合适,便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
朱颖虽然哭红了眼,流干了泪,却改变不了父亲的决定。于是马有富很快入住朱家,与朱颖拜堂成亲。

尽管成了亲,朱颖却说什么也不愿与马有富圆房。她担心马有富用强,便在枕头下藏了一把剪刀,以防不测。

马有富没想到朱颖如此刚烈,看着她枕下的剪刀,虽然心急如焚,却不敢用强。于是虽有夫妻之名,却无夫妻之实。这让马有富十分恼火,但他表面上仍强装欢颜,不敢在朱鹏翔面前说朱颖半句不是,反而对朱颖关怀备至,体贴入微。朱鹏翔和夫人见状,倒也满意。

然而成亲半年了,还不见朱颖有身孕,朱鹏翔有些着急了。他对妻子彦彦说:“这俩孩子成亲都半年了,咋不见颖儿有动静呢?你也不闻不问,这种事我又不好问,你快问问女儿怎么回事?”

彦彦叹气道:“你当我不急啊?可我开不了这个口。当初颖儿要招那个秀才上门,我们不同意,非要招这个马有富。你知道颖儿有多伤心吗?现在他们到底怎么样,我怎么问?”

朱鹏翔道:“看上去他们也没什么啊,我看有富对颖儿很好,颖儿也没怎么嫌弃有富啊?”

彦彦无奈:“谁知道呢?我去问问颖儿吧,都成了亲的人了,怎么还耍小孩子脾气?”

晚上,彦彦来到女儿房中,轻声问道:“颖儿,成亲都半年了,你俩到底怎么回事,还不见动静?”

朱颖低垂着眼帘:“娘,生孩子的事也不由人的,不是你想生就一定能生的。您都是过来人了,也是知道的……”

彦彦柔声道:“我和你爹这不是年纪大了心里着急嘛,你们也还要加把劲的……”

又过了三个月,朱颖的肚子仍然没有动静。朱鹏翔实在忍不住了,别说生儿子了,这成亲都快一年了,连个动静也没有,真急死人了。

朱鹏翔猜测女儿可能还不愿意与有富圆房,便把马有富叫来问:“有富啊,颖儿对你怎么样?她从小被惯坏了,有没有欺负你?”

马有富哪里敢说实话?朱颖警告过他,要是敢在父母面前乱说话,马上把他赶出朱府。于是他赔着笑脸说:“爹,说哪里话呢?我们好着呢,颖儿一直对我很好……”

朱鹏翔点点头:“这就好。可你们成亲都快一年了,颖儿也没有身孕,我和你娘心里着急,担心她欺负你,所以问问你……”

马有富忙道:“爹,我们很好,很好。没什么事我就去忙了。”

朱鹏翔挥挥手:“去吧。生孩子的事你们还是要上点心……”

然而两年过去了,朱颖依然没有怀孕。朱鹏翔唉声叹气:“我朱家的香火难道真的要断了吗?”

心情焦虑的朱鹏翔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很快就病倒了。

马有富请来大夫给朱鹏翔看病,并亲自熬药、喂药,还劝岳母彦彦不要着急,说岳父一定会好的。

然而请了几个大夫,吃了很多药,朱鹏翔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,反而越来越重。三个月后,他便带着遗憾去世了。

朱颖悲痛欲绝。父亲到死都不知道她还是个黄花闺女,她觉得对不起父亲,但她没有办法,她说服不了自己,心里始终放不下孟若英……

马有富也表现得十分悲伤,趴在朱鹏翔床前痛哭流涕。

朱鹏翔的死对彦彦打击最大,很快她也病倒了。

朱颖还沉浸在父亲去世的悲痛和自责中,母亲又病倒了,她心力交瘁,不知如何是好。

还是马有富跑前跑后忙碌着,请大夫,熬药喂药,还要安慰朱颖。看到马有富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,朱颖觉得对不起他,但心里那道坎还是迈不过去。

三个月后,彦彦也带着遗憾走了。朱颖不哭也不流泪,整个人如同傻了一般。

仍然是马有富跑前跑后,张罗朱家的丧事。而朱颖因悲痛过度,从早到晚呆坐在屋里,一句话也不说。

安葬了母亲彦彦,朱颖似乎变了一个人。晚上,她将马有富的被褥抱到自己床上,然后对马有富说:“以前都是我对不起你,现在爹和娘都走了,我们重新开始吧……”

有富却摇头道:“颖儿,我知道你一开始就不喜欢我,但我不怪你。强扭的瓜不甜。爹和娘的死对你打击太大了,你这样做,完全是出于对我的感激。其实你在心里并没有喜欢我,所以我不会让你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。我会一直等着你,但还是睡外面吧……”

朱颖怔怔地看着马有富,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。她完全弄不懂眼前这个强忍了她将近三年的丈夫。这三年来,就像做了一场梦,她不知道命运为何对她如此不公,不仅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,世上最亲的两位亲人也相继去世……

然而她不知道,还有更悲惨的噩梦在等着她。

三个月后的一天清晨,朱家庄的村民刚吃过早饭,正准备下地干活,忽然看见朱府里跑出来一个披头散发的人,一边跑一边唱,后面跟着一个男人在追。

走近一看,人们才看清原来是朱颖和她的丈夫马有富。

朱颖边跑边唱,像个疯子;马有富边追边喊:“颖儿别跑,别跑……”

朱颖跑得飞快,马有富根本追不上。见朱颖这样疯跑,人们不知道朱家究竟发生了什么,但有幾個小伙子也跟在后面追。

朱颖一直往村外的山上跑,她跑得非常快,后面的人根本追不上。

很快,追她的人就不见了朱颖的踪影。大家在山上找了好一会儿,才发现朱颖站在一处悬崖边上发呆。

只见马有富悄悄溜到朱颖身后,突然抱住她,这才把她弄回家。

回到家,马有富哭着说:“颖儿,你可千万别想不开。爹和娘走了,你也尽心尽力了,没有对不起他们。你可千万别想不开,你要是走了,我也不活了……”

村里人这才明白,朱颖是因为父母相继去世悲痛至极才想不开的,于是也劝朱颖想开点,说人死不能复生,她还年轻,要好好活着……

然而才过了不到三天,马有富哭着找到村里的理正说,朱颖又不见了,想让理正叫几个人去找。

理正赶紧叫了几个小伙子去山上找。因为他们知道,朱颖想不开,有自尽的倾向,前天就往山上跑过,要不是马有富从背后抱住她,后果就不堪设想了。

几个小伙子向山顶跑去,然而跑到山顶,却不见朱颖。

这时,有人突然发现,就在朱颖前几天站过的那处悬崖边上,有一只绣花鞋。马有富一看说:“正是颖儿的,她很可能已经跳下去了。”

于是大家赶紧下山去找,结果就在那处悬崖底下找到了朱颖。只见她嘴角流血,人已经没了气息。

马有富哭得死去活来:“颖儿啊,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?我都说过,爹和娘是患病去世的,你也尽了孝了,为什么还想不开啊……”

哭了一会,马有富对村里人说:“请大家辛苦把她抬回家吧,打口棺材下葬。凶死的人是不能过夜的。安葬了颖儿,我会重谢大家的……”

“慢——”突然从旁边的大树背后走出来一个人说,“她究竟是怎么死的,还要经过县衙调查,不能这样匆匆下葬。”

来人不是别人,正是朱颖的心爱之人——书生孟若英。

马有富怒道:“孟若英,你胡说什么?明明是颖儿自己想不开跳崖自尽的,前几天就差点跳下来,不是我从后面抱住她,早没命了……”

孟若英冷静地问:“请问大家,有谁亲眼看见颖儿自己从山崖上跳下来了?”

没有人回答。

孟若英转向马有富:“马有富,你亲眼看见了吗?”

马有富支吾道:“虽然没看见,但事情明摆着,是她自己跳下来的。”

孟若英厉声道:“既然没有亲眼看见,怎么能肯定是自尽的?再说,你是颖儿的丈夫,按理说你最应该怀疑是有人害颖儿的,为什么一定要肯定是自尽?”

马有富语塞:“你,你胡说……我们朱家的事,轮得着你管吗?”

孟若英正色道:“当然轮不上我管,但衙门有权利管。我有怀疑和报官的权利。把颖儿的尸体抬到县衙报官,谁要是不听,就会涉嫌包庇杀人犯……”

几个年轻人对有富说:“还是抬到县衙吧,不然我们可负不了这个责。”

马有富恨恨地瞪了孟若英一眼:“孟若英,你真是狗拿耗子,多管闲事……”

于是朱颖被抬到了县衙。经过勘验,衙役说身上没有打斗痕迹,不排除自尽的可能,也不排除他杀的可能,还有待调查,建议先把人拉回去埋了……

这时,突然进来一位道士,说人虽然死了,但魂灵还在周围游荡,只要能将游走的魂灵收拢起来回到尸体,人还能活。

县太爷疑惑道:“真的吗?人死了还能复活?这可是县衙大堂,胡言乱语可是要坐牢的。”

孟若英上前一步:“县官老爷,学生是个读书人,也听说过有一种'九阳还魂草',死去的人吃了就能起死回生。不妨就让这位大师试试……”

马有富急忙阻拦:“县官大老爷啊,人死为大,入土为安,别听这个骗子胡说八道……”

县官瞥了马有富一眼:“你是死者的丈夫,难道不想查出杀害你妻子的凶手?”

马有富连忙道:“如果是被人杀害,我当然要县衙缉拿凶手,为我妻子讨回公道。可我妻子是因为爹娘相继死亡,伤心欲绝,精神恍惚,才跳崖自尽的。我恳求县官大老爷阻止他们折腾我的妻子,让我妻子尽快入土为安……”

县官沉吟片刻:“人已经死了,晚一点入土也不会不安。若是他杀,查出真凶,她才能真正安息对吧?而且道士说,他可以将你的妻子死而复生,难道你不想吗?”转头对道士说,“道士,请赶快让她的魂灵回到她身上吧!”

道士拱手道:“还魂可以,但需要一种东西。”

县官问:“什么东西,快说。”

道士道:“九阳还魂草,就是刚才那位先生说的。距这里十里的山谷里有,长在悬崖绝壁上,很难找。”

孟若英接口道:“县官大老爷,在大街上贴出告示,谁要是找到还魂草,赏一百两银子,银子由朱府出。”

马有富大怒:“孟若英,你到底想干什么?”

县官却点头:“可以,就依孟秀才的建议办。”

第二天,县衙贴出告示,许多人上山寻找还魂草。然而那么多人找了一天,还是没有找到,有的人已经垂头丧气准备回家。

这时那个道士出现了,说这座山上只有一个地方有还魂草,但非常危险,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。一些胆小的听道士这么说就不干了,下山去了。愿意上去的只有几个人。最终只有一个人找到一株还魂草。

然而到了县衙,那个找到还魂草的人却说,走得太急了,还魂草丢了。

县太爷下令:“派几个人原路返回去找!”几个人回来说没找到。

县太爷惊堂木一拍:“把丢还魂草的人拿下!”几个捕快将那人捆了起来。

县太爷厉声道:“大胆刁民,将你犯罪事实如实道来!”

还没用刑,丢还魂草的人就把真相说了出来。他说昨日县衙贴出告示后,马有富找到他,要他务必把还魂草弄到手,然后对县官说丢了;如果是其他人找到了,也要想办法弄到手,并许诺给他二百两银子。

县官喝道:“带嫌犯马有富上堂!”

马有富战战兢兢上堂:“县官大老爷,为何要带我上堂啊?”

县官质问:“大胆刁民,为什么要收买丢还魂草的人?”

马有富狡辩:“我也是想得到还魂草,让颖儿活过来啊……”

县官冷笑:“那还魂草并没有丢,为什么让他说丢了?你不是急着用还魂草救你妻子吗?给我用刑!”

一顿板子下来,马有富如实道出了犯罪事实。

原来当年朱鹏翔要为女儿招上门女婿,马有富的父亲便心生歹念,想霸占朱家的财产。于是给媒人使钱,让儿子马有富做了朱家的上门女婿,并与儿子制订了一套霸占朱家财产的精密计划。马有富进入朱家后,先取得朱鹏翔夫妇的信任,然后想办法不生孩子,接着害死朱鹏翔夫妇,最后害死朱颖。

当朱鹏翔因女儿不怀孕而焦虑得病后,马有富在他的汤药里下毒,害死了朱鹏翔。朱鹏翔的死导致夫人彦彦患病,马有富又如法炮制,害死了彦彦。

当看到朱颖因父母相继死亡悲痛至极时,马有富又在朱颖的饭里下了毒,导致她精神恍惚,出现幻觉,总想自尽。当朱颖第一次上山准备跳崖时,马有富及时抱住她,这是为了让村里人知道朱颖精神有问题,有自尽倾向。第二次上山,马有富确定朱颖一定会跳下山崖,怕被人发现,跟到半路便返回家中。第二天便去找理正说朱颖不见了,让村里人跟着他去找,让理正和村人证实朱颖是自己跑上山跳崖自尽的。

后来听道士说有一种还魂草可以还魂,马有富担心朱颖活过来说出真相,便收买村民,找到还魂草后谎称丢了,绝不能让朱颖活过来。

而孟若英虽然没有与朱颖成亲,心里却一直想着她。当发现马有富入赘朱家后,朱鹏翔夫妇相继患病去世,就感觉蹊跷,对马有富产生怀疑,于是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。

当朱颖最后一次往山上跑时,孟若英见马有富也在后面跟着,就断定马有富一定有问题。当马有富返回家后,他继续跟着朱颖,阻止她跳崖。当朱颖清醒过来,孟若英把自己对马有富的怀疑告诉了她,并让朱颖假装死亡配合他演一出戏,让马有富的阴谋彻底暴露。

当孟若英基本证实马有富有问题后,就到县衙报了官,并告诉县太爷自己的计划……

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。马有富父子处心积虑想霸占朱家万贯财产,结果害人害己。马有富父子被判处死刑,待秋后问斩;那个丢还魂草的人参与害人,被判五年大牢。

孟若英与朱颖喜结良缘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两年后,孟若英考中进士及第,又参加殿试,考中第二名榜眼,不久被任命为当地知府,朱颖也成为知府夫人。孟若英上任后,勤政为民,清正廉洁,主持公道,成为当地一名清官。朱颖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,三个孩子在孟若英和朱颖的培育下,皆成大器。